寄希渊书

日期:2019-01-25 / 人气: / 来源:未知

[背景简介]蔡希渊生性孤介,不为当道所喜,常思弃职离去。阳明先生此信,告知希渊处世的圣贤之道。希颜性格耿直,不为当道所喜。1512年,阳明在京师,希颜欲辞官归乡。先生写信给希颜,理解希颜辞官,但有点着急,建议再推迟两三月,借口生病辞官,这样更好。
希颜于1512年辞官回到山阴后,好友朱守忠却赴官浙江金华。先生又写信给希颜,鼓励希颜是成德达材之人,使希颜更加笃信心学。
寄希渊书-[原 文]
所遇如此,希渊归计良是,但稍伤急迫。若再迟二三月,托疾而行,彼此形迹泯然,既不激怒于人,亦不失己之介矣。圣贤处末世,待人应物,有时而委曲,其道未尝不直也。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,亦非仁人忠恕恻怛(cè dá)之心。希渊必以区区此说为太周旋,然道理实如此也。区区叨厚禄,有地方之责,欲脱身潜逃固难。若希渊所处,自宜进退绰然☆,今亦牵制若此,乃知古人挂冠解绶(jiě shòu)☆,其时亦不易值也。
[注释]☆绰然:进退有余,洒脱的样子。☆挂冠解绶:取下冠冕,解下印绶。指主动辞官。
[译文]有如此遭遇,希渊你归乡的想法也不为过,只是稍嫌急迫了些。若能再迟上两三个月,假托身体有病离开,彼此之间行迹泯然,如此既不激怒他人,同时也没有失去自己的耿介。圣贤身处末世,待人接物,有时也会迂曲委婉,他们的心未尝不正直。如果把自己看作君子而把他人看作小人,这就不是仁者忠恕恻隐之心了。想必希渊会认为我的说法是大费周折,然而道理的确如此。我食朝廷厚禄,有管理地方之责,想要弃职离去固然很难,按说希渊你这种处境,应该进退自如,如今也有这么多牵制,由此可知,古人挂冠解绶,也很难遇到合适的时机啊。
[本文主旨]君子处乱世,则庇护自己。懂得委曲求全,也要能进能退,方可保全自身。居庙堂能斡旋(wò xuán),处江湖而绰然。
背景资料:
1507年,蔡希渊被举于乡,但性格耿直,于1512年辞官归乡。1517年,希渊中进士,留为庶吉士,不为当道所喜,调福建莆田教授,然仍和当事者不和。1518年十月,阳明祖母仙逝。
1519年初,阳明已经平定南赣汀漳流民暴乱,为保住阳明的调兵旗牌,以备应对更大的危机(即不久的宁藩之乱),王琼安排阳明去福建勘处叛军。因此阳明信中说“不久就会去福建,或许能到莆田和希渊见面聊聊”。
这封信是1519年春,阳明在江西赣州写给在福建莆田做教授的希渊,以自己谪官龙场的亲身经历,劝诫希渊,并称赞“素有文献之区的莆田得希渊为师,如时雨化之,吾道甚幸”,把心学在莆田的传播寄托在希渊身上。
关于蔡希渊:
蔡希渊号我斋,又字希颜,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,明朝官员、学者。1517年进士,官至四川提学佥事。曾任白鹿洞书院洞主,蔡宗兖与阳明是同乡,是先生早期弟子的优秀代表,毕生尊王阳明为恩师,服膺阳明心学。蔡希渊主持白鹿洞书院期间,曾邀请先生到白鹿洞书院讲学。
希渊是阳明弟子蔡宗兖的字。1507年,徐爱、蔡希渊和朱守忠三子被举于乡,前往京师。阳明在赴任龙场途中悄然回到余姚,曾作《别三子序》赠予三人。

作者:awice


现在致电 400-0771-3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Go To Top 回顶部